書刊印刷編輯的發稿過程
復審簽字建議發稿後,責任編輯即可開始發稿。
(1)填寫發稿單和美術設計通知單
復審簽字建議發稿後,責任編輯填寫發稿單(一式五份)和美術設計通知單(一式三份)。
發稿單應填寫的項目包括:書名(如屬叢書,還包括叢書名)、作者(須出現在封面上的作者名單)、著作方式(著、編/主編、編著)、書稿規模(含總字數、開本、預計印張數)、讀者對象、內容提要、待發稿(如果書稿不“齊”)、建議定價(含印張定價)、出書時間等。其中,“讀者對象(包括機構對象)”項表述必須具體,如“(六年級)小學生”“(八年級)初中生”“高考文科考生”“語言文字專業研究生”“昆曲愛好者和研究者”“唐詩(杜詩)研究者”“大學圖書館和中文系資料室”“中學圖書館/資料室”,不宜出現“中等文化以上讀者”之類的表述。“內容提要項應扼要介紹本書主要內容,突出其區別於同類圖書的特點(賣點)。對於學術著作,要指出其學術特色和學術地位。對於工具書,要重點介紹其內容範圍、編排體例、編寫特點等,強調其實用價值。對於教輔圖書,要強調其內容上的亮點,編寫體例上的特點。對於教科書,各冊、各單元和各篇課文都要撰寫內容提要。內容提要的形式有一般圖書內容提要。
①敘述型提要。扼要介紹圖書的主題思想、內容範圍、類型特點及編寫體例等。這類提要偏重於對圖書本身主題內容的概括,指出圖書所研究的對象、所闡述的問題。目的是使讀者在閱讀圖書之前,先對其內容有個概括的瞭解。
②推薦型提要。在扼要介紹圖書基本內容的同時,對圖書的主要成就、思想意義、學術價值,以及與其他同類圖書相比其所具有的特色等,予以簡略、適當地評價,或對其寫作宗旨、讀者對象進行說明。一是點明圖書的重要意義和影響,積極向讀者推薦,引起其閱讀興趣;二是指出圖書的閱讀對象,便於讀者利用提要選擇圖書。學術著作等適合這種類型的提要。
③羅列型提要。主要匯錄圖書的章節名稱,有時為了揭示潛在而有價值的內容,還可對重要的附錄加以說明。這類提要可直接反映圖書的內容結構,使讀者對圖書的組成部分一目瞭然,但對內容的揭示不夠深入。文集、論文集、文獻匯編等適合用這種類型的提要。
教材內容提要。
①冊:本冊教材的編排意圖、主要內容、體例等。
②單元:單元設置意圖、主要內容、單元教學建議等。
③課:選文意圖,本課教學的重點、難點,包括文章時代背景、作者創作動機及有關評論等。
(2)交總編室檢查
編輯室主任檢查書稿、初復審意見並在發稿單上簽字後,責任編輯將書稿、初復審意見連同發稿單、美術設計通知單交總編室。
(3)交分管總編終審
總編室檢査、確認發稿所需項目齊全後,將書稿、初復審意見連同發稿單、美術設計通知單交分管總編終審。
(4)正式發稿
分管總編本人或委托人在發稿單上簽字同意發稿後,總編室作發稿登記,並在發稿單上寫明實名書號。總編室留存初復審意見和一份發稿單、一份美術設計通知單,並將剩餘發稿單一並交責任編輯,同時上網申請圖書在版編目(CIP)數據。責任編輯將書稿和一份發稿單、一份美術設計通知單交出版部,並分送財務室、發行中心各一份發稿單,本人留存一份發稿單、一份美術設計通知單。
(5)訂立出版合同
正式發稿後,要與書稿著作權人訂立圖書出版合同(程序和要求與訂立約稿合同大體相同)。出版合同中必須包括:作者保證擁有著作權、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責任並授權出版社出版,出版社擁有專有出版權(作者不得將書稿交予第三方使用),總字數(若為字詞典,則包括條目數),出版時間,稿酬標準和支付方式及時間,合同有效期(表述為“圖書正式出版後若乾年”,一般不得低於五年)等內容。
(6)填寫變更通知單
發稿後原則上不能變更書名(因書號實名申請的原因,變更書名意味著重新申報選題計劃和重新申請書號)、署名、開本、設計形式等。如確需變更,須經分管總編同意,並由責任編輯填寫變更通知單,交總編室、出版部、發行中心、財務室各一份,責任編輯留存一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