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刷色彩學基礎理論
人類長期生活在色彩環境中,逐步對色彩發生興趣,並產生了對色彩的審美意識。隨著時代的進步,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獲得不斷提高之後,將越來越追求色彩的美感。色彩美已成為人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種享受。
色彩是一種視覺的感受,人們是通過眼睛對客觀世界逐漸進行認識。光源、彩色物體眼睛和大腦是人們色彩感覺形成的四大要素。這四個要素不僅使人產生色彩感覺,而且也是人能正確判斷色彩的條件。在這四個要素中,如果有一個不確實或者在觀察中有變化,就不能正確地判斷顏色及顏色產生的效果。
美國光學學會(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)的色度學委員會曾經把顏色定義為:顏色是除了空間的和時間的不均勻性以外的光的一種特性,即光的輻射能刺激視網膜而引起觀察者視覺而獲得的景象。在我國國家標準GB5698-85中,顏色的定義為:色是光作用於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視覺特性。根據這一定義,色是一種物理刺激作用於人眼的視覺特性,而人的視覺特性是受大腦支配的,也是一種心理反應。所以,色彩感覺不僅與物體本來的顏色特性有關,而且還受時間、空間、外表狀態以及該物體的周圍環境的影響,同時還受各人的經歷、記憶力、看法和視覺靈敏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:

(1)光和色。
光是人們感覺所有物體形態和顏色的唯一物質。色是由物體的化學結構所決定的一種光學特徵。本身不發光的物體,只有在光線的照射下才呈現顏色,顏色是光作用的結果,所有色彩都離不開光。不同的光所產生不同的刺激得到不同的顏色感覺。顏色在物理學上是可見光的特徵;顏色在生理學上是對視覺的不同刺激;顏色在心理學上是可見光刺激大腦的反映。
(2)可見光。
光是一種電磁波,波長在380~780mm範圍內的電磁波,對人的視覺神經才有刺激作用,稱為可見光。
(3)色光三原色。
從色光的混合實驗中發現,光譜上除紅、綠、藍光外的所有顏色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紅、綠、藍混合而得到,而本身不能用其他色光進行合成,人們把紅、綠、藍三種色光定為色光的三原色。國際照明委員會(CE)1931年制定出色光三原色的色相和波長分別是:藍光435.8mm、綠光546.1mm、紅光700m
(4)色料三原色。
顏料或者染料等物質,對不同波長的可見光進行了選擇性的吸收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,這些物質就稱為色料。理想的色料應該吸收一種三原色光而發射另外兩種三原色光。例如,吸收紅光而發射綠光和藍光的色料呈現青色,吸收綠光發射紅光和藍光的色料呈品紅色,吸收藍光發射紅光和綠光的色料呈黃色,因此,黃、品、青為色料的三原色。三原色光是不能有其他色光混合得到的,色料三原色也不能夠由其他色料混合得到。相反,色料按比例可以混合成所有的色彩。理想的色料三原色實際是不存在的。到目前沒有一種顏料或者染料能實現這樣的光譜吸收性能。實際的色料三原色光譜曲線與理想曲線有比較大的差別。實際色料表現為發射的色光和吸收的色光都不能徹底,其結果是色料的顏色亮度低、飽和度小、色相不純等。
(5)色光加色法。
當兩種或更多種不同的色光同時刺激正常人的眼睛時,就會使視覺產生一種新的神經沖動及產生一種新的色彩,有兩種或兩種以上色光混合呈現出一種色光的效果,稱為色光加色法三原色色光等量混合時存在如下規律
紅光+藍光=品紅光(R+B=M)
藍光=青光(G+B=C)
紅光+綠光=黃光(R+G=Y)
紅光+綠光+藍光=白光(G+G+B=W)
改變三原色色光的比例可以得到其他很多種不同顏色的光。
凡是兩種色光相加,呈現白光時,這兩種色光互為補色,如紅與青、綠和品紅、藍色光加色法有兩個特點:一是混合後色光亮度等於原有色光的亮度和;二是混合後色光飽和度低於原有色光成分的飽和度。色光加色混合原理被廣泛應用於彩色電視和投影等方面。
(6)色料減色法。
色料呈現顏色是因為吸收了某些顏色的色光,色料混合式吸收顏色色光增多,反射光相應減少,物體的色彩是由反射光決定的,因此把色料的混合稱為減色混合。從復色光中減去一種或幾種單色光而得到色光的效果,稱為色料減色法。
三原色色料混合規律
品紅+青=藍(M+C=B)
品紅+黃=紅(M+Y=R
青+黃=綠(C+Y=G)
品紅+黃+青=黑(M
實際上色料三原色因為純度不夠,混合以後的色彩不是標準的光譜色。三原色中某一顏色的色料與其他色料混合成黑色,則這兩種色料的顏色互為補色。如品紅色與綠色、黃色與藍色、青色與紅色。色料三原色的顏色與色光三原色的顏色互為補色。色料減色混合後,反射或透射的光能量減少,因此顏色越混越暗。色料減色法廣泛應用於印刷、繪畫、攝影等領域。
(7)色彩的三屬性。
在色彩的應用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如何認識、區分、辨別和比較色彩,如何量化色彩。國際上統一規定了鑒別色彩的三個物理量。
①色相。
區別色別必需的名稱,也叫色名、色別、色調。符號為Hve,簡寫為H。色相指從物體反射或透過物體傳播的顏色。在0°-360°的標準色輪上,色相是按位置計量的。在通常的使用中,色相由顏色名稱標志,比如紅、橙或綠色
②明度。
色彩明暗程度的性質。符號為 Value,簡寫為V。通常將0%定義為黑100%定義為白色。
③飽和度。
色彩的純度,色彩的飽和狀態,也叫純度、彩度。符號為 Chroma,簡寫為C。飽和度一般用色相中灰色成分所占的比例來表示,0%為純灰色,100%為完全飽和。在標準色輪上,從中心位置到邊緣位置的飽和度是遞增的。
所有的色彩都具有這3個互不相乾的物理特性,只有這3個物理量全部相同時的兩個顏色才是完全相同的。色相、明度、飽和度色彩的三要素,也稱為色彩的三屬性。